《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体系
医学微生物学已成为 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微生物学是各高校生命科学类和医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 微生物学教学在医药学等专业人才培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目前,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新设专业增多(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生物技术 、医学检验 、中西医专业 、药学专业 、制药专业 、针灸推拿、中医等 ),教学任务更加繁重。面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不同专业必需的微生物学知识进行优选重组、整合,作为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共同内容,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组织相关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的新教学大纲,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同专业教育特点不同,除了掌握微生物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要求我们要有重点讲授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如药学专业,应重点讲授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包括抗生素与耐药的关系、微生物与药物变质、药物的体外抗菌实验等。临床医学专业应重点讲授与各种感染相关的微生物的特点和它所致疾病,如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病 、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梅毒等 。预防医学专业应重点讲授微生物感染的预防措施及相关疫苗研究的进展等 。检验专业应重点讲授不同微生物感染后 ,微生物检测的原则、最新的检测手段等。我们优化重组了微生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重新安排和调整微生物学授课内容和学时,编写新的教学大纲,使微生物学教学更趋完善。新的教学大纲以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为准则,根据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体现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除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最低要求外 (即对必须学习的微生物学知识进行优选重组,整合,作为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共同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增加相关专业知识点的扩展和学生自学、讨论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后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 :①基础微生物学:主要讲解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与变异、感染与免疫及防治原则等。②病原微生物学:主要讲解常见的致病性细菌 、真菌 、病毒等微生物的致病特点、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③不同专业新增的和专业特点相关的微生物学知识:专业不同,要求不同。
总之, 我们课程团队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最终创建了以医学微生物学为核心的课程群体系;目前本教研室已形成适应课程群体系教学的师资队伍;新编4部适用教材,且补充教材随时更新, 反映教学、实验领域新动向。今后我们将继续为一流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努力。在完成课程群体系教学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得到了相当的收获。